1151阻燃无溶剂绝缘浸渍漆
●产品组成: | 1030醇酸浸渍漆由油改性醇酸树脂、催干剂、有机溶剂调制而成。 | ●性能与用途: | 1151阻燃无溶剂绝缘浸渍漆为H级绝缘材料,阻燃性好、耐热性优异,电气绝缘性能良好,固化速度快,漆膜固化后颜色浅。 主要适用于有防火阻燃要求的干式变压器、电机电器绕组的绝缘处理,使用于沉浸及真空浸渍。 | ●施工工艺提示: | 常温浸渍法,工件预烘120℃/2h后降温到50℃以下,浸渍15-30min,滴漆不少于60min,烘焙160℃/4-6h,热态电阻稳定且漆膜光滑不粘即可。 |
|
技术参数技术标准: |
| | 序号 | 指标名称 | 单位 | 指标 | 1 | 外观 | — | 浅色液体,无机械杂质 | 2 | 粘度,4号杯,(20±1)℃ | s | 50-150 | 3 | 胶凝时间(试管法,140±2℃) | min | ≤10 | 4 | 树脂在敞口容器中的稳定性(50±2℃,96h) | 粘度增长倍数 | ≤4 | 5 | 厚层固化能力(140±2℃,2h) | — | 不差于S1、U1、I3.2均匀 | 6 | 树脂对漆包线作用 | 铅笔硬度 | ≥2H | 7 | 粘结强度(螺旋线圈法,常态) | N | ≥100 | 8 | 工频电气强度(常态时) | MV/m | ≥20 | 9 | 体积电阻率 | 常态 | Ω·m | ≥1.0×1012 | 23±2℃水中浸24h | ≥1.0×1010 | 10 | 温度指数 | — | ≥180 |
|
黏结强度。 黏结强度是衡量无溶剂浸渍漆与工件之间的黏合强弱。 黏结强度较高的无溶剂浸渍漆可以防止线圈位移, 降低绝缘电阻, 特别在高温条件下, 需要其具有较高的黏结强度, 以防剥离 。无溶剂浸渍漆的常规性能主要有黏度、 凝胶时间、 固体挥发份、 黏结强度、 耐热性能、 电气绝缘性能和贮存稳定性能等。
黏度。 黏度是衡量无溶剂浸渍漆流动性能的指标。 黏度适当, 无溶剂浸渍漆可充分地渗透到工件各部位, 形成一个无气隙、 连续平整的绝缘层。 在无溶剂浸渍漆中, 基体树脂的黏度一般较高, 需要加入活性稀释剂以降低其黏度, 同时与其发生交联固化反应。
凝胶时间。 凝胶时间是对无溶剂浸渍漆反应活性的表征。 一定温度条件下, 凝胶时间越短, 说明无溶剂浸渍漆反应活性越大。 凝胶时间短, 固化周期就短, 能耗就相对较小。
固化挥发份。 固化挥发份是指在固化过程中无溶剂浸渍漆挥发份的百分含量。 按照挥发份的含量, 无溶剂浸渍漆可分为: 高挥发份漆(固化挥发份为 2 0 % ~ 3 0 % )、 低挥发份漆(固化挥发份为10%~20%)、 极低挥发份漆(固化挥发份小于 10%)。挥发份高则工件的挂漆量低, 挂漆量低则无法保证浸渍工艺要求, 同时还污染环境。 因此, 无溶剂浸渍漆的挥发份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。
耐热性能。 无溶剂浸渍漆的温度指数是衡量材料耐热性能的主要参数。 目前, 无溶剂浸渍漆的耐热等级分为Y ( 90 ℃), A ( 105 ℃), E ( 120 ℃), B ( 130℃), F( 155 ℃), H( 180 ℃), N( 200 ℃), R( 220 ℃),S( 240 ℃) 和 C( >240 ℃) 10 个等级。 随着电器设备的更新, 对无溶剂浸渍漆的耐热性能要求也越高。
电气绝缘性能。 电器表面漆膜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一个绝缘结构层, 故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是无溶剂浸渍漆基本的性能要求, 一般采用体积电阻率、 电气强度和介质损耗因数等参数来评定其电气绝缘性能 。
贮存稳定性能。 贮存稳定性能是评价无溶剂浸渍漆适用性的重要指标, 以浸渍漆在 60 ℃条件下贮存 96 h 后的黏度增长倍数来评定。 增长倍数越小,浸渍漆的贮存稳定性能越好, 可使用的时间越长 。
